教师专访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苏德超 开封 教师专访

教师专访

2023-12-04 06:1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“张稆元最近答的这个问题比她之前选这门课时回答得更好,文字的驾驭、哲学的思考,都有进步。而且思辨与叙事之间的分寸感更强了。”提到这位曾经的“满分得主”,苏德超似乎很满意。

苏德超从不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有一个标准答案,因为一旦有了标准,那就不能算是人文了,“我们是人,唱歌有标准的唱法吗,写诗有标准的写法吗,没有,如果有,那它就一定不是人文。”

“我们是人”,这是苏德超决定用故事、场景来引导学生进入哲学话题的原因,上课的时候,他多次提醒学生,人是故事的动物,人是为故事而活的。一个人、一个团队、一个民族,都在试图用他或他们的一生讲一个故事。故事让生命更值得去过。在《哲学核心问题》(形而上学)开课之初,他并不是这样想的。最初他也想着“要回归到伟大的作品”,但是同学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,所以授课方式就是帮助学生把知识嚼烂,提取出知识点,让学生来背,“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想法,节省时间,就像今天的各种知识付费,几分钟讲完一本书”。

很快,苏德超就发现,这太糟糕了,这种快餐文化本身就不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学习方法,他觉得,“人文与科学不同。人文阅读要求进入时间,科学阅读要求远离时间。人文作品,一秒就是一秒,可以延长,但是不能压缩,最美妙的体验,你恨不得把一秒钟拉长成你的一生。看一篇科学论文,大家都用一天,而你只用一分钟,我会说你是天才,但是看一本小说,比如金庸射雕三部曲,大家都用三天,而你只用了三分钟,毫无疑问,大家不会称赞你,只会觉得你在糟蹋东西。”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